loader
  • 全国异地医保定点单位
  • 苏州市中医重点专科
  •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
  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

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健康宣教 > 《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(2025)》——胰腺癌篇

《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(2025)》——胰腺癌篇
  • 张家港广和医院
  • 发布: 2025-10-07
  • 浏览: 19
  • 点赞: 0

《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(2025)》——胰腺癌篇

问题1:胰腺癌发病与哪些个体因素密切相关,如何针对这些因素进行早期预防?

  核心观点:有家族史或遗传性胰腺炎者,应定期筛查。

  观点解读:家族中若有胰腺癌患者,或存在遗传性胰腺炎,需通过基因检测评估风险,并定期做影像学检查(如超声、CTMRI)和肿瘤标志物检测,实现早发现。

  问题2:生活方式中哪些因素对胰腺癌发病影响较大,如何通过改变生活方式降低患病风险?

  核心观点:吸烟是胰腺癌最重要的可改变危险因素。

  观点解读: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直接损伤胰腺,显著增加癌变风险。戒烟可快速降低风险,越早戒烟效果越明显,是预防胰腺癌最有效的方式之一。

  问题3:已知的胰腺癌癌前病变有哪些,怎样及时发现和处理以预防癌变?

  核心观点:胰腺癌前病变主要有三种:PanINsIPMNMCN

  观点解读:胰腺上皮内瘤变(PanINs)、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(IPMN)和黏液性囊性肿瘤(MCN)是胰腺可能癌变的三种异常病变。它们属于癌前阶段,及时发现并干预可有效降低癌变风险。

  问题4:哪些人群属于胰腺癌的高风险筛查对象,确定这些人群的依据是什么?

  核心观点:40岁以上有症状或危险因素者风险高。

  观点解读:40岁以上人群若出现上腹不适、消瘦、黄疸等症状,或有吸烟、酗酒、接触有害物质等习惯,患病风险显著增加。流行病学数据表明,这类人群胰腺癌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。

  问题5:目前胰腺癌的筛查方法有哪些,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是什么?

  核心观点:增强CTMRI精准定位肿瘤,用于明确诊断。

  观点解读:增强CT能清晰显示肿瘤大小和周围组织侵犯情况,是术前评估的金标准。MRI无辐射且能观察胰胆管结构,适合对CT造影剂过敏者。两者费用较高且存在辐射/金属禁忌,主要用于疑似病例的深度检查。

  问题6:筛查过程中,CA199等肿瘤标志物的作用及局限性有哪些?

  核心观点:CA199是辅助诊断胰腺癌的重要指标,但无法单独确诊。

  观点解读:CA199水平升高可作为胰腺癌的参考信号,提示医生进一步检查。但它也会因其他疾病(如胰腺炎、肝病)升高,因此必须结合影像学、活检等结果综合判断,不能仅凭这一指标确诊。

  问题7:胰腺癌早期症状不典型,容易与哪些消化系统疾病混淆,如何进行鉴别诊断?

  核心观点:影像学检查是鉴别胰腺癌的核心手段。

  观点解读:CTMRI能清晰显示胰腺肿瘤位置、大小及周围组织是否受侵犯,超声内镜(EUS)对微小病变更敏感。这些无创检查能快速区分胰腺癌与其他腹部疾病。

  问题8:在影像学检查中,CTMRIPET等各自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优势和侧重点是什么?

  核心观点:三者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精准度。

  观点解读:CT快速筛查整体情况,MRI精查局部软组织关系,PET-CT排查全身转移,三者优势互补。比如术前用CT+MRI评估局部,用PET-CT排除远处转移,确保诊断更全面可靠。

  问题9:新辅助治疗在胰腺癌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,哪些患者适合进行新辅助治疗?

  核心观点:术前缩小肿瘤体积,促进手术切除。

  观点解读:部分原本因肿瘤太大或侵犯血管而无法手术的患者,经过新辅助治疗后,肿瘤可能缩小到可切除范围,从而获得手术机会,提高治疗效果。

  问题10:化疗是胰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,常用的化疗药物和方案有哪些,如何选择?

  核心观点:常用化疗药物包括吉西他滨、白蛋白紫杉醇等6种。

  观点解读:吉西他滨、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、氟尿嘧啶、伊立替康、顺铂、卡培他滨是最常用化疗药,医生会根据不同病情选择单用或组合使用。

  问题11:放疗在胰腺癌治疗中的应用原则和常用方案有哪些,放疗与化疗联合使用的效果如何?

  核心观点:放疗是局部晚期胰腺癌重要治疗手段,控制肿瘤并缓解症状。

  观点解读:对于无法手术的局部晚期患者,放疗能抑制肿瘤生长,缓解因肿瘤压迫引起的疼痛或消化道梗阻,是关键的局部控制方法,帮助延缓病情进展。

  问题12: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为胰腺癌患者带来了新希望,目前有哪些常用的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方法,各自的适用人群有哪些?

  核心观点:治疗方案需结合基因检测和个体情况综合制订。

  观点解读:靶向和免疫治疗并非人人适用,必须通过基因检测明确突变类型,同时考虑肿瘤分期、身体状态等因素。例如,体质差的患者可能无法承受联合治疗,需个性化调整方案,确保疗效与安全性平衡。

  问题13:胰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哪些问题,如何进行营养补充?

  核心观点:低脂高蛋白饮食,多吃鱼蛋豆类。

  观点解读:胰腺受损后消化脂肪能力下降,少吃肥肉、油炸食品,避免腹泻腹痛。同时多吃鱼、鸡蛋、豆制品等优质蛋白,能促进伤口愈合和体力恢复。

  问题14:术后随访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,随访的项目和时间安排是怎样的?

  核心观点:随访频率前两年每3月一次,五年后每年复查。

  观点解读:术后前两年是复发高峰期,需每3个月全面检查一次。第三到五年复发风险降低,改为每半年复查。五年后若未复发,每年复查一次即可。实际安排会根据患者年龄、肿瘤分期、术后恢复等灵活调整,比如高危患者可能缩短复查间隔。

 


查看更多

友情链接

line